稿件来源: 中国法院网 朱会良
韩非子(约前280-前233年),是战国末期的韩国宗室贵族,“喜刑名法术之学。而其归本于黄老”。其著作《韩非子》内容深刻,知识渊博,笔触锋利,提出的策略既切中时弊,又卓有实效。其中主要著作有《孤愤》《五蠹》《内外储》《说林》《说难》等。秦王嬴政读后感叹道:“嗟夫,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,死不恨矣!”《韩非子》在总结商鞅的“法”治、申不害的“术”治和慎到的“势”治得失的基础上,提出了“以法为本”,“法、术、势”三者合一的完整的政治思想体系,他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。韩非子的学说对中国封建专制主义集权统治的建立,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。
反对隆礼说教 注重以刑去刑
韩非子反对儒家说教,大力提倡重法。韩非子认为“儒者用文乱法”,他明确指出“为治者不务德而务法”,主张“依法为教”,“以吏为师”。他在《五蠹》篇中说:“夫古今异俗,新故异备,如欲以宽缓之政,治急事之民,犹无策而御马。此不知之患也。”他认为儒家提倡的“宽缓之政”是“不智”、“不明”之举。韩非子的“法”指的是法令,就是官府要制定和公布成文法。他认为法的制定应“编著之图籍,设之于官府,而布之于百姓”,法必须是公开的法令,而不能是隐秘的,因此他强调“故法莫如显,而术不欲见。是以明主言法,则境内卑贱莫不闻知也”。同时,韩非子主张法应具有公正性。“法不阿贵,绳不绕曲。”他反对“礼不下庶人,刑不上大夫”的说法,而认为“刑不过避大夫,赏善不遗匹夫。”要想建立一个统一强大的封建国家,必须有一套对所有人都公平有效的法律规范,要刚性执法,铁面无私,“国无常强,无常弱。奉法者强,则国强;奉法者弱,则国弱。”他主张人情世故,莫大于法,“诚有功,则虽疏贱必赏;诚有过,则虽近爱必诛。”他主张重刑思想“赏后而信,刑重而必”,“正明法,陈严刑,将以救群生之乱,去天下之祸。”并更加强调“夫严刑重罚者,民之恶也,而国之所以治也;哀怜百姓轻刑罚者,民之所喜,而国之所危也。”因此,韩非子认为“以刑去刑”,才能达到社会政治的稳定。
深藏权术智谋 操纵驾驭臣属
韩非子的“术”就是权术,指的是君主驾驭、使用考察臣下的手段。术治最初由申不害提出,韩非子对其加以发展,术治的主要思想是“因任而授官,循名而责实,操生杀之柄,课群臣之能。”具体地说,就是君主根据各人的能力来授予官职,根据官名来责求实际功效,掌握生杀大权,考核各级官吏才能的办法。它包括阳术和阴术两个方面,阳术就是君主公开地考核臣下;阴术就是君主暗地里驾驭臣下。“明主用术,亲爱近习莫之得闻”,“道在不可见,用在不可知。”韩非子认为,只有二者并用,才能形成君主对臣下的绝对控制。
君主公开考核臣下的办法就是“循名责实”。首先,君主在处理事情之前,要参考各方面的意见,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,不偏听,不偏信。韩非子认为“观听不参则诚不闻,听有门户则臣壅塞。”其次,“必罚明威”,他主张对于违法犯罪的臣民拒不姑息、纵容,该怎么处罚就怎么处罚。他认为“藏怨而弗发,悬罪而弗诛,使群臣阴憎而愈忧惧,而久未可知者,可亡也。”再次,“信赏尽能”,既要通过严厉的惩罚树立君主绝对的权威,也要通过奖赏和信守诺言来增加臣民对君主的信任。他说:“赏誉赞谩者下不用也,赏誉厚而信者下轻死。”韩非子抓住人们畏威趋利的心理,结合历史教训,提出了君主要“自用其刑德”的主张。即重赏与严罚,要两手抓,且两手都要硬。
君主暗中操纵群臣、驾驭权属的办法就是“潜御之术”。韩非子认为“术者藏之于中,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。”君主要对臣下保持高度警惕,切忌和任何人亲近。君主通过深藏不露的心思、判断、想法,掌握对臣下的主动权;或通过“疑诏诡使”或通过“挟知而问”的方式考察臣下们是否忠诚。韩非子认为,只要能达到防奸止乱、尽心效命的目的,任何手段都可以用,就可使“群臣守职,百官有常”巩固统治阶级内部的秩序。
树立绝对权势 威慑统治民众
“势”指的是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势(即君权神授)。韩非子认为“君执柄以处势,故令行禁止。柄者,杀生之制也;势者,胜众之资也。”也就是生杀大权和控制群众的资本。势是一种威慑力、强制力,是一种让群臣和民众俯首称臣的力量,只有凭借势力才可以统治万民。“今势重者,人主之爪牙也;君人而失其爪牙,虎豹之类也。”他认为君主以势服众犹如虎豹之爪牙,制服百兽,君主失去势犹如虎豹失去爪牙,必被人所制。韩非子还认为“国之利器,不可以示人。”势乃君主之势,非臣下之势,君主必须做到处势不移,大权独揽,掌握权势,“权不欲见,素无为也。事在四方,要在中央。圣人执要,四方来效。虚而待之,彼自以之。”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一个人的手里,君主坚持法度,有了权势才能治理天下;如果背弃法度,失去权势,就会使国家陷入混乱。同时,他认为君主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,不能被臣下所蒙蔽。君臣之间关系微妙、复杂,君主必须站在统筹的高度,用权势来平衡、牵制的技巧统御臣下,尤其是能臣,更要御之有术,否则就会节外生枝,危及统治利益。君主既要利用臣下,也要提防臣下,防止权力下移,甚至臣下挟势反叛,他认为“万乘之患,大臣太重;千乘之患,左右太信;此人主之所公患也。”韩非子主张君主不能与臣下共掌权势。处理大事的权力,如用人权、赏罚权、财权等,都应由君主掌控。如果君主与臣下共掌权势,大权就会旁落,导致君主最终失去权势。
《韩非子》是一部治国的“帝王书”,凭借此书,君主无需特别的才能就可以统治天下;无需制定特别的政策就可富国强兵,国家就可以实现治理。它旨在为君主提供治国的依据和治国的办法,为君主实现法治、驾驭臣下、树立权势提供借鉴和参考。《韩非子》就是这样一部君主驾驭臣下,实现富国强兵和国家治理的有谋略、有胆识、逻辑严密的智慧结晶之作。
(作者单位:山东省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)